2010年12月28日星期二

Ch 2.63: 工資就是一個人的價值

因為根本就是嘛

有很多勉勵年青人的說話也有可取之處,但有時候還是會有些說話會讓我嗤之以鼻.

就像很多長輩會說的”工資多少不完全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或許能夠瞞騙未曾踏足社會工作的年青人.但社會上不是已有很多把尺子,去把領取不同工資的人分門別類嗎?

銀行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你想向銀行貸款作置業用途,對方第一件會做的事,就是看看你每個月的供款佔你月入的百分比是多少,如果超過某個上限,銀行就會不願提供貸款服務.他們其次會看你的學歷,對改善未來收入有沒有明顯幫助.

也就是說,你的收入在人家眼中,是一個供款能力的良好參照.一個辛辛苦苦以微薄的工資去累積財富的人,就算他在數年後真能儲起一筆錢,也比不上一個花費甚巨,無甚儲蓄卻月薪中上的人,因為人家的放眼點不是在你手頭上擁有多少錢,而是你現時收入所帶來的承擔潛力.當然,我這番說話只能應用在年輕人身上(也就是七/八/九十後),因為只有他們會有好一段時間才退休,一生人的資產還有大部份是扣留在未來的收入中.

職場
不但只銀行,職場也是會用你上一間公司的工資,去評估你的工作能力.

有些年輕人用”誤上賊船”來形容一些鼓吹”多勞多得”去麻醉前線員工的公司,因為假使他們信以為真,一味只顧將勤補拙,到將來經濟好轉的時候,他們就失掉了重新投入良好際遇的機會.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有兩個十分切身的體驗,就是在大約八月份,經濟稍為有起色,我去接受兩間公司的面試時,他們不約而同地問我現職底薪是多少錢,十分強調要那個不計OT後的正確數字(是完全撇除了你的努力元素).有一個HR更不留情面地問我,以你上一份工作的收入,你怎麼會提出要在我們這裡拿取這份人工呢?

你的收入是工作能力的一項指標,誤信”多勞多得”等大道理,只代表你太看重眼前利益,沒有中長線的顧慮.要注意的是,求職者在過往公司所面對的不平等看待,例如工作量和收入不成正比的問題,是不會反映在你上報的收入中,而職場偏偏就用求職者的收入,這個完全無法反映事實的東西去評估求職者的價值,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亦是我親身的體驗.

總結
對於外來的信息,不要再盲目輕信,因為不是所有的信息也適用於全部的人.相信自己的親身經歷,隨機應變,對自己的見解和決定有信心,才是正確的處世之道.

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Ch 2.62: 喘息之地

轉型後給凍結掉的狀態

自從轉換了新工作,儲蓄力提升了,未來的投資計劃得以循序漸進進行,亦能同時兼顧我每個月的娛樂洗費;工作經驗亦因為工資和職位的提升,變得能為自己將來找工作時帶來更大的幫助;雖然同樣是被既得利益者剝削工資,但能維持生活的同時,亦能受惠於人情味豐富和有條理的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當然是不用再為謀取一份好工而每晚犧牲私人時間,寄出一堆絞盡腦汁書寫的求職信.

新工作已順利通過試用期了,餘下的九個月,就是我人生上一個和下一個階段之間的交接點.這段等待接棒的時間,只要有耐性地渡過,有秩序地去充實自己,或許就能看到真真正正的曙光吧.

為了適應新工作的節奏和特性,我在這三個月期間已經完全轉型了,從前那個對事事都耿耿於懷的我可以暫時被擱下,到下年度的關鍵時間再拿出來用吧.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Ch 2.61: 八十後所面對的

逐漸萎縮的社會包容性

這文章已放在uwants.com,大家有興趣可以點下面連結看看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11201451&extra=page%3D1

是我很用心寫的,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2010年12月3日星期五

Ch 2.60: 從後輩而來的威脅

實實在在的危機

從三個月前在電鍍廠受到同事和工作環境的影響以來,我受到了史無前例的衝擊,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行進方向有沒有問題存在,最後選擇了現時這份時薪比從前高出50%的工作.

收入總算能貼近一般大學生的新入職水平,但問題當然不會就此平息,因為現今公司的想法,就是培育一個新人需要投放大量資源,沒看清他們對工作的熱戀,對公司的忠誠以及工作能力,公司是不會隨便作技能傳授.的公司我不敢保證,有的根本連培訓性質的職位也沒打算開,但這的確是我現時上司的親口告訴我的做法.

假使我滿足於現時達到八十後入息中位數的收入水平而不求表現地打工,固然能在公司立足,穩穩實實地賺取工資,但在這段"學徒制式"的評估期,我所累積的只是年資和公司對我的信任,在公司沒再向我作真正技術傳授前,我的確會較同期的八十後落後,因為他們除了獲得年資外,還有寶貴的學習機會,學成後可以提升他們在職場中的議價能力(像我從電鍍廠獲得經驗一樣).

很多年青人明知道這個危機的存在,卻無法迂迴,因為香港的工時太長,且工作量大,在每天的行屍走肉過後已沒多餘精力去提升自己,連基本的休息和與家人的交流機會也要給剝奪,翌日又要重覆這個惡性循環,因為無法為自己增值的緣故而不能為家庭生活帶來改變,還要受通漲等問題的壓迫,這就是香港八十後諸多不滿的原因.

我已經比陷入剛才所說的惡性循環中的青年要好,因為只要我一息尚存,一旦有充足的年資去證明自己的忠誠,公司仍有機會為我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所以我現時的憂慮應該是,我的進展比有學習機會的同期八十後要來得慢,硬以比喻來說就是兩年後他們已拿機關槍掃敵,我卻還在學習如何為機關槍裝上子彈和進行補給.

再加上後輩知識份子的流入(我已經24嵗了),假使我不加緊步伐,被人取而代之甚至操縱也不無可能.我很慶幸我今天有個覺悟,就是感到被那些90後趕上甚至超越自己是一件可恥的事情.

既然我的專注點已從"工作很難提升新一代的議價能力而無可奈何"改為"晚輩或能爭取較好際遇而對自己構成威脅",要別人欣賞自己的工作表現而要被動地提攜的生活態度,轉眼間要大幅改變.當然,自我提升和努力在工作中爭取表現,因個人精力和時間所限是很難同步進行,但以我出Field這種空閒的工作性質而言,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