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8日星期六

Ch 2.43: 人和電腦的聯想*****

硬件/操作系統/應用程式和人生

每天下班乘車回家,就是我冥想的時間.

今天讓我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假如把我們的人生和一台電腦比較,會得出什麼樣的結論來呢?

今天就讓我把電腦的各個部件和我們的本體,際遇和其他事項逐一比較.

主機板(人的本質)
天生EQ/IQ或學習能力較高的人,會像一塊新款的主機板一樣,有多條的擴充槽去容納新硬件(事物),同時也能夠支援時下最強勁的CPU(四核心處理器),把處理器的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

相反的,天生遲鈍和本質一般的人,就像一塊過時的主機板一樣,使盡全能也只能支援1GB ram,擴充能力受到諸多的影響(例如擴充槽不足),而限制了它的發展.

在這裡要說明的是,本質好的人,是有能力去接受和支援社會給予他們的硬件(例如在職培訓和大學教育),並在融為一體後運作.相反的,本質一般的人,就算社會給予他們多少先進的硬件,他們也會像一塊過時的主機板一樣,輕則力不從心,重則根本配合不上.

硬件(學歷)
電腦除了主機板外,還有不同的硬件,例如顯視咭,CPU,音效咭等等.

主機板(本質)是我們出生就擁有的東西,但不是單獨就能發揮效能的東西.就算你是一塊最時髦的主機板,沒有適當的硬件給你去推動,你和一塊廢銅爛鐵根本就沒有分別.

社會教育就如同為我們加上CPU/顯視咭一樣,讓我們的本質由推動一些事情(硬件)來得已"實體化".

有些人的本質(主機板)只能支持到中五教育,所以他們最多只能推動pentinum II,運算能力無法更上一層樓.相反地,有些人的本質(主機板)能夠支持到大學教育,於是當社會給予他們一顆i7四核處器(大學教育)時,他們是能夠熟練地操作它,最後亦因此而如虎添翼,讓別人一睹自己深藏不露的運算潛質.

現在想想,多少貧困地區的人,雖有良好的主機板(天資),卻沒有得到硬件(教育)的支援而浪費一生.

應用程式
有了一台完整的電腦(人的個體),當然就要有應用程式(工作)去讓它執行了.高效能的電腦(四核心CPU)能夠掌握繁複的工作(folding@home),重要性也較高;低效能的電腦只能運行一些基本的工序(Microsoft word),需求的分析力也效少.

操作系統
這段是本文章的重點.

為什麼我們的個體(本質+硬件),明明就有資格去執行那個應用程式(那份工作),但社會就是不容許我們去執行呢?這是十分常見的問題.

硬件,如前面所說,就是我們的學歷.你的硬件越好,就代表你的運算能力(工作能力)越高.可是,有沒有想過一台電腦,假使還停留在DOS的操作系統,4GB ram和16MB ram還存在分別嗎?

一個人獲得分配的操作系統,就是他的際遇和機會.當他最初已獲得良好的際遇(windows vista),縱使他只有pentinum IV的本質,就算是稍為吃力,他已經有機會和渠道去支援較高檔次應用程式(工作);相反的,假使你的際遇極差(windows 3.1),就算你是一台超級電腦,也沒有資格去支援現代的軟件,情況比一台pentinum IV的電腦更糟.

從僱主的角度來看,我們的操作系統是取決於我們寫在履歷表的工作和社會經驗.我們從前的工作是DOS系統就能解決得到的(例如清道夫,店舖收銀員),僱主就會視我們為一台DOS級的電腦;我們從前的工作是windows2000才能解決得到的(例如lab technician,文員),假如加上充實的硬件支援,僱主就會有信心給予windowsXP級的職責讓我們進行.

隨著一個人的操作系統(負擔能力)升級,他能支援的社交娛樂(遊戲軟件)也就越多.試想想當一台雙核心電腦由windows98升級到windows XP,隨了能夠支援的程式(社會活動)變得多樣化外,電腦本身的潛質亦更能獲得發揮,做到不浪費的地步.

總結
本文的總結很簡單.我們懂得就電腦不同的運算能力,去為它選擇一款合適的操作系統去執行程式,但社會為大眾分配際遇(操作系統)時,卻不像我們來得那麼明智,才出現了那麼多的職業錯配問題.

幸好,透過工作經驗,我們仍能証明自己有能力去駕馭高檔次的操作系統,重返良好際遇的懷抱.

當今活在社會,要認清自己的本質,再在硬件和軟件之間取得平衡,才不致於年輕時付出的心血付諸流水.

沒有留言: